“审丑”基因里,为何我们厌恶腐烂、不对称和某些昆虫?
有些东西会让我们从骨子里产生强烈的厌恶感,科学家称之为"行为免疫系统",这属于一种心理防御体系,其作用在于促使我们在接触病原体之前及时避开,大脑中有特定区域承担此项职能,譬如前岛叶皮质,基底神经节等地,一旦接收到"恶心"的信号便开始活跃起来。
有些东西会让我们从骨子里产生强烈的厌恶感,科学家称之为"行为免疫系统",这属于一种心理防御体系,其作用在于促使我们在接触病原体之前及时避开,大脑中有特定区域承担此项职能,譬如前岛叶皮质,基底神经节等地,一旦接收到"恶心"的信号便开始活跃起来。
上海街头近日上演了滑稽的一幕,向佐身着大红色的大垫肩运动服,把自己裹成行走的“双开门冰箱”,甩动衣摆时活像只摇尾巴的斗牛犬。路人举着手机围观的画面冲上热搜,有人疑惑“拍戏还是搞艺术”,答案却直白得刺眼——这不过是一场精准瞄准流量的街头行为秀。
靳东最近在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发言,直击娱乐圈的病灶!他的言辞如利剑般刺穿了当下行业的四大顽疾,背后的真相令人瞠目结舌。毫不避讳地揭露了平台的霸权如何让人陷入信息的迷雾中,屏蔽了真实多元的审美;还有那些盲目追逐流量的制作公司,不惜抛弃质量,将无趣的套路压向观
曾经的陈德容是“破碎感美学”活体标本:15岁被琼瑶苦等三年签约,《梅花烙》里教科书级的梨花带雨让全亚洲心碎。
2023年,歌曲《爱如火》以极致本土化风格引发全网传播,原唱那艺娜从争议人物转型为现象级流量符号。然而,其演唱实力争议、身份造假历史与审丑狂欢的交织,暴露出互联网时代流量经济的深层矛盾。
当网络直播间里充斥着夸张的妆容与扭曲的肢体,当银幕上不断涌现刻意丑化的“东方形象”,一场以“审丑”为名的文化狂欢正在侵蚀着民族的精神肌理。这种畸形的流量密码,不仅制造着视觉垃圾,更在潜移默化中扭曲着国人的文化认同,甚至成为国际社会误读中国的扭曲镜像。
近年来,网络空间刮起一股畸形的“审丑”狂欢。为博取流量,部分主播以夸张妆容、怪异举止进行低俗表演,将丑态化作收割关注的利器;某些影视创作者为迎合西方猎奇视角,刻意选用形象扭曲的演员,用丑化国人的叙事换取海外票房。这种文化自我贬损正在制造双重伤害:在国内,低俗内
《法治日报》日前刊文调查“儿童网红”制造流水线。据报道,一些家长与MCN机构合谋,通过制定人设、策划剧本、流量操作等一系列手段,批量化制造“儿童网红”。而穿透整条“流水线”,父母、MCN机构、平台等各方牵涉其中,各种乱象频出,被凝视的孩子却始终无人问津。
《法治日报》日前刊文调查“儿童网红”制造流水线。据报道,一些家长与MCN机构合谋,通过制定人设、策划剧本、流量操作等一系列手段,批量化制造“儿童网红”。而穿透整条“流水线”,父母、MCN机构、平台等各方牵涉其中,各种乱象频出,被凝视的孩子却始终无人问津。
近日,某平台知名网红克里西(化名)因在直播或视频中对未成年女童发表不当言论,涉嫌“开黄腔”,被平台处以“无限期封禁”的严厉处罚。该事件迅速引发舆论哗然,网友纷纷谴责其行为逾越道德底线,甚至可能涉及法律问题。
“于2025年5月10日23点在成都自杀去世,账号已交由亲友管理”“对方想要勒索130万元人民币……人已经被逼死了”。近日,百万粉丝网红“是小念噢”疑遭勒索自杀离世的消息,引发网友关注。
当#杨子高启强社死现场#冲上热搜时,无数网友连夜下单护目镜。这位霸总专业户在《演员请就位3》复播首期,用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表演,成功让2025年的互联网集体患上PTSD——只见他顶着两坨高原红,对着空气疯狂甩头嘶吼,活脱脱像被夺舍的尖叫鸡。弹幕瞬间炸锅:"救命
“于2025年5月10日23点在成都自杀去世,账号已交由亲友管理”“对方想要勒索130万元人民币……人已经被逼死了”。近日,百万粉丝网红“是小念噢”疑遭勒索自杀离世的消息,引发网友关注。
“突然,旁边人一声刺耳的怪叫炸响,并且手舞足蹈一顿比划”,而你正挤在地铁上刷手机,是不是也瞬间惊醒“诈尸了?”
在视频中,故意捏腔拿调讲话,将猕猴桃,姐妹,草莓,说成“迷hotel”,“集美”,“粗梅”...
2025年4月11日,《浪姐6》二公舞台引爆核弹级争议——50岁的陈德容以一身红衣戏服、甩袖摆烂的“疯妃式”表演,被网友辣评“冷宫疯掉的妃子”,单日收割3.1亿阅读量。从《本草纲目》舞台仅唱两句戏腔的“躺赢”操作,到排练崩溃痛哭的“琼瑶式哭戏”,这场跨越30年
2014年,一首《我的滑板鞋》横空出世,全网疯传。有人听哭了,有人笑疯了。它的创作者庞麦郎,一夜之间被捧上神坛,又迅速被踩进泥里。10年过去,当“摩擦摩擦”的魔性旋律再次响起,我们突然发现:庞麦郎或许从未被真正理解过。他是被时代选中的“小丑”,还是被大众误解的
美国顶流网红“甲亢哥”(iShowSpeed)的长沙行,因一场“槟榔投喂”事件冲上全球热搜——从直播间惊呼“这是毒品”到表情管理全面崩溃,这场看似荒诞的跨文化互动,不仅撕开了槟榔产业的争议伤疤,更暴露了网红经济与地方文化碰撞中的深层矛盾。
一些网红虽然文化素质不高,但很擅长打造“接地气”的人设。他们通过夸张的言行、搞笑的段子来吸引观众,满足了人们放松娱乐的需求。就像你在忙碌一天后,也更愿意看一些能让你笑出声的内容。
丫蛋(本名吕品,赵本山弟子)翻唱《空荡的酒杯》在全网爆火,是近期网络文化中“经典老歌娱乐化二创”现象的典型代表。这场看似无厘头的狂欢背后,折射出短视频时代大众娱乐消费逻辑的深层变迁: